Search


楊哲一《山水》

自然(nature)經過人為加工製造(ma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楊哲一《山水》

自然(nature)經過人為加工製造(manufactured)的轉變是我所關心的題材,礦場(quarry)一直是我們戶外視覺所缺席的經驗。

山水是對於環境生態的評論。山水意象隱喻著,工業與自然在現代化中,進退兩難的真實狀況,在這樣的世界,就像是一個功成名就的苦難天堂。而這樣子的影像,是在人類最不受歡迎的場域中,提供了一高度視覺的美麗與關懷。

這些廠址背景,為台資水泥企業至中國所開發的礦場,種類為石灰石礦,是做為〝水泥〞原物料的基礎。影像中所見的「滅山」過程,為後工業革命的痕跡,台灣團隊所建立出的一套SOP化開採過程,經過—開發建設、開路、邊坡處理、削頂、爆破降階、採石、運石、二次破碎、石庫輸送等開採過程後,最後進入水泥窯。

綠色的森林轉換為白雪般的碎石,轉眼間經變成人造的山頭,原先為桂林山水般的景色,經過機械「大量」開採後耗盡並終結,永遠消失在地球上,最後以仿傳統中國「山水」畫的古典美學形式再現,以一種反向的當代思維向人類致敬。

拍攝這一系列貫穿當代觀點的礦場,我抽離情感描寫這特殊的工業地景(industrial landscapes)—在這安靜、神秘且詭譎的場域中,為了讓細節顯而易見的呈現,我在這課題上探究大而詳細的尺寸(big show)形式來表現,使觀者進出其中,感受那股「冷面風景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推動雜技(特技、民俗技藝、魔術、馬戲團)產業工程。 推廣雜技哲學:沒有不可 能,只要我願意。 運用雜技跨界紀實電影,企圖呈現臺灣大綱式全貌,讓世界認識臺灣,並致力於兩岸深度了解、和平發展。
View all posts